置顶推荐
血泪史!我在百合网遭遇移民香港为由诈骗的情感骗子
感谢【Mary】的投递:
很心碎的写下这篇文章!只是希望别再有其他姐妹受骗了,我也想从这场情感骗局中坚强和勇敢的走出来....我和他在百合上认识的(百合ID 79240438),他给我发的信息,做了自我介绍,叫刘猛,给我了他的MSN,要我了一个MSN,希望可以认识,我那时候也正处于感情坎坷期,情感上很空虚,看此人还有眼缘,条件还可以,就给了一个MSN,我们就开始聊天了。
很心碎的写下这篇文章!只是希望别再有其他姐妹受骗了,我也想从这场情感骗局中坚强和勇敢的走出来....我和他在百合上认识的(百合ID 79240438),他给我发的信息,做了自我介绍,叫刘猛,给我了他的MSN,要我了一个MSN,希望可以认识,我那时候也正处于感情坎坷期,情感上很空虚,看此人还有眼缘,条件还可以,就给了一个MSN,我们就开始聊天了。
最近更新
- 假冒购物商城网站低价销售引诱诈骗货款
感谢【冮春铎】的投递:
我在魔声中国商城网站购买1590元(加上返货运费29,共计1619元)耳机一个,到货后,箱内并没商家所说的任何赠品,本人对产品极不满意,随即原封退给商家,立即将物品(顺丰 024519930817)返给商家……
- 老年人警惕保健品推销健康讲座活动陷阱
感谢【zerone】的投递:
“专家”义诊、“洗脑”讲座、免费体检、虚假广告 ......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的老年人屡屡成为保健品骗局的受害者,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,令人防不胜防……
- 汽车4S店现金优惠大促销常用伎俩
- 4S店是汽车最主要的销售渠道,由于地位的特殊性,使其成为许多非正常手段敛财的温床。我们经常听到关于4S店欺骗消费者的报道,究竟真实情况如何?
● 大幅度现金促销要当心 ● 当心库存车的大优惠 ● 当心加装车型的大优惠 ● 综合优惠不等于现金优惠
- 商家施出连环计 顾客贪图赠品奖品上当
- 商家先送赠品,再让顾客中奖,最后让顾客买奖品。商家这一连环计,日前让一顾客中招。市民投诉,他在江汉路一商场买了160元物品,缴费时,站在收银台旁的促销员说,可到二楼半的吉顺缘珠宝柜,凭宣传单免费领耳钉;
- 电话推销预存话费送手机活动诈骗
- 感谢【黄靖原】的投递:
本人在3月份接到一个北京来的电话,说预存1200元话费送N8手机。是中国移动和诺基亚总公司共同举办的存话费送手机活动,刚开始我还不信,最后想着1200元也不多就答应了他们做这个活动。
- 美容健身预付款消费常见四类陷阱 购买时需谨慎
- 这些年来,随着美容、健身、洗浴等服务行业预付款消费模式的盛行,由此引发的消费者被侵权的现象也日渐增多。中国反诈骗联盟了解到,2010年,预付款消费纠纷较往年呈明显上升趋势,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新热点。在此反诈骗联盟提醒广大消费者:预付款消费暗藏四类陷阱,购买需谨慎。
- 团购网站常见诈骗伎俩及团购防骗策略
- 近期,团购网站的鼻祖Groupon在国内的投资上线,团购再一次成为业界的焦点。从去年开始,团购网站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,那么作为一名消费者,我们如何掌握团购技巧呢?
中国反诈骗联盟提醒:在团购前可以参考团购的攻略,再加上我们介绍的一些团购陷阱及应对技巧,全面掌握后相信您再也不会在网购和团购中吃亏上当了。
- 曝光商场常见几种价格欺诈促销手段
- 春节结束了,一个打折优惠促销的购物季也告一段落,但迎接而来的便是商场促销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。马上就是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了,所以中国反诈骗联盟总结出了无良商家惯用的13种价格欺诈伎俩,逐一起底,其中,虚构原价假打折是最常见的价格欺诈。
- 节前购物防骗防忽悠手册
- 春节马上就要到来,又是一个疯狂购物的时节。也就在此时,不良商家的各种“忽悠”诈骗手法也陆续登场。对此,中国反诈骗联盟整理了商业价格欺诈的十大伎俩,教消费者如何防“忽悠”。
中国反诈骗联盟提醒:市民如发现商家有价格违法行为,请拨打12358价格举报电话进行投诉、举报。
- 免费美容体验 半边脸钓你的钱强制消费
- “美容免费试用”,先美容半边脸 恢复美容后的“阴阳脸”,得花钱 做完排毒美容,再“优惠”祛痘痘 未见效之后,美容院翻脸不认账
- 修改来电成10086搞活动上门收现金
- 感谢【David】的投递:
前几天接到显示号码为10086的,说什么可以参加充值600送600,然后还有短信回复,搞得很像移动的客服。
然后今天有人打电话来说是移动员工上门来办理业务,说要收现金600元。一想就感觉不对,打到10086一问,根本就没这回事。
- 假冒保健水杯免费试用低价促销诈骗
- 一名男子推销一种标注为“水宜生”的保健水杯。据他介绍,这种水杯能将普通自来水转化为对人体有利的活性水,长期饮用,能治疗高血压、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。水杯标价880元,可试用一周。听说可以免费试用,20多名消费者领取了水杯回家。该男子第二天就找上门来,询问水杯的保健效果,并表示,如果现场付钱,只要400元。
- 医药医疗保健美容十大骗术全曝光(二)
- 赠药多数没审批 快速见效有代价 名头很大原有诈 患者电话尽是托 非药化装成药品
- 医药医疗保健美容十大骗术全曝光(一)
- 卖药网站扮权威 义诊讲座卖神药 免费体验挖陷阱 治病药械多无证 快速美白汞作怪
- 电视购物连环骗 七大骗术骗晕你
- 从电视上看好一款手机,使用不到半年就出现了问题,找商家退换,却接到自称北京某商家打来的电话 ,并打出退换“大礼包”,接连两次,王先生在对方的一步步诱导下,付出了4000余元的代价,没想到商家竟“玩蒸发”。不少消费者向消费维权反映,遭遇网络购物、电视购物欺骗,但却难以维权。律师表示,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约束网络购物和电视购物,商家难以定位导致维权难度不小。工商执法人员也表示,遇到此类投诉,他们难以处理。